2021年11月,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全省第一批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名单,点击回顾。在创建过程中,各试点单位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发挥良好示范效应。“浙江生态环境”公众号推出“‘碳’索之路”专栏,介绍各地低(零)碳试点经验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
“零碳”理念入村规
探索村级尺度碳家底管理的
百丈模式
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地处杭州西北部山区,总面积60.4平方公里。近年来,百丈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探索村级尺度碳家底管理的百丈模式,围绕如何把村级尺度碳排放和碳汇这两项“家底”做实做细,进而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低碳建设和管理体系。
良好的碳达峰碳中和基础
百丈镇不仅森林碳汇能力强,而且具备提前实现碳中和的条件。该镇森林覆盖率达86.6%,现有竹林5.5万亩,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4.9%。经初步测算,2020年,百丈镇二氧化碳排约为3.18万吨,现有的森林固碳能力加上科学的降排举措,可以帮助全镇提前实现碳中和。经浙江农林大学设计的方法学测算,百丈镇半山村在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上,已有400吨碳汇盈余。
一“第一” 四“先行”
一个第一:
在全国首创村级尺度碳排放碳汇测算。深化与浙江农林大学校地合作,在半山村全国率先开展村级尺度碳排放碳汇测算,相关做法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国家和省市20多家媒体所报道,其经验成果正在其他村推广。
四个先行:
第一是在村级层面探索建立村级网格化碳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村级尺度低碳管理组织体系;
第二是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建设“人人3小时”公益公社,打造低碳生活理念输出地;
第三是以竹子为主题围绕“两山”转化发展低碳经济,形成农林、竹加工、文创、节庆(杜鹃花节)等多元化、特色化的竹主题绿色产业体系;
第四是以“研学团建实践地”为目标全力推进全域低碳景区建设。
四大举措
一是制定“1+1+N”任务指标。即:建立1个碳管理监测和管理的可视化系统(“碳富百丈”驾驶舱),探索建立1套村级低碳管理标准和建设指南,打造装配式农居、全域综合能源托管、竹制品碳足迹碳汇标签等N个特色场景。
二是通过促进林业资源增汇、开发生态产品价值、落实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制,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并探索碳汇指标交易。
三是通过推动农业减排、全面加强工业能耗“双控”管理、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等加快实现零碳经济发展模式。
四是优化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着力培育绿色低碳理念等全面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