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看黄成人入口_亚精产品在线一三三三区_香蕉传媒18勿入三秒进入专区

山东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2023.01.10

◆本报记者周雁凌 董若义

“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紧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和突出环境问题,每年发布生态环境技术创新需求目录和成果目录”,“建立生态环保技术成果评估体系,推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6个方面20条具体举措,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对记者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也是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山东省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和保障能力建设,牵住‘牛鼻子’,下好‘先手棋’,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建设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和突出环境问题,《意见》明确,要从污染防治、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等五大领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综合与科技处处长林文华介绍,山东将重点开展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技术攻关,实施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以及重点行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及脆弱区系统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环境应急、危废处置、核与辐射监测等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技术攻关,推进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意见》提出,要强化生态环境科研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年度重点工作,支持事业单位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重大技术项目攻关,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型企业培育。

“以创新需求为引领,我们将每年发布一批生态环境技术创新需求目录和成果目录;每年组织开展一批重大政策和重大课题研究。2025年底前,全省力争创建3个—5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高新区中生态工业园区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葛为砚对记者说。

聚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技术交流服务。下一步,将建设运行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生态环保技术成果评估体系,2025年底前,全省建设30家左右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此外,进一步加强技术供需对接和示范应用,定期组织召开生态环境技术成果对接会和推介会,每年组织开展8个—10个生态环境先进技术示范。

加强考核激励和宣传引导,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

宣传引导是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为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保障,《意见》强调,全省要在组织领导、考核激励、政策支撑、资金保障、宣传引导上,加大对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

葛为砚告诉记者:“省生态环境厅将组建成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委员会,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对各市生态环境局绩效考核指标,将科技创新工作相关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环保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是广大公众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升生态环保意识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联合组织开展了省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5个国家级、15个省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为公众了解生态环境知识、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文华说:“2022年度,全省20个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全年总计开放4000多天,科普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线上访问量达60余万次,开展的‘走出去’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中,群众参与量达12万人(次)。”

其中,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开展的“行走黄河口,生态大课堂”主题研学,济南光大水务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开展的“美丽中国 光彩同行”世界环境日主题科普宣讲,乐陵阜欣小学省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开展的“关爱地球”进校园系列主题科普宣传等专题科普活动,群众参与度高,宣传普及效果好,成为当地生态环境科普的亮丽名片。

在推进生态环境科普教育方面,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创新科普工作方式方法,强化服务能力,依托六五环境日、全国科普日等开展特色生态环境科普活动,促进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环境科学素养提升。2025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新创建30个左右的省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力争新创建6个左右的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对于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典型模式、特色做法和创新机制,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将及时总结提炼,编制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典型案例,予以宣传推广。同时,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工作作为生态环保改革创新案例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持续有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返回
松江区| 洛宁县| 安宁市| 高陵县| 宿松县| 康保县| 桦甸市| 四子王旗| 施甸县| 桦川县|